电动汽车真的足够清洁吗?
如果仅从排放的维度来看,电动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微乎其微。但是,如果从电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看,包括材料的使用和加工、制造、使用、报废,电动汽车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清洁。那么,如何衡量电动汽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污染呢?
极星2声明周期总览(图片来源:极星汽车)
日前,极星汽车宣布将应用完整的生命周期评估方法(complete Lifecycle Assessment Methedology,即LCA)计算旗下所有电动汽车的碳足迹,全面展示电动汽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同时,极星汽车还率先公布了旗下车型(极星2)生产下线时的碳排放数据,致力于成为汽车行业最透明的品牌,并呼吁其他汽车厂商秉持透明开放的态度对待汽车排放的问题。
LCA能全面评估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
一直以来,极星汽车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就开始融入可持续发展主题,并且将环保意识贯穿整个生命周期。从去年开始,极星汽车基于ISO14044标准开发LCA法则,希望能够在开发产品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评估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将以一种公开透明的方式,展现给消费者。
极星2不同材料生产和加工中产生的碳排放(图片来源:极星汽车)
根据LCA方法测算,极星2下线时总共产生碳排放量为26吨。由于该车型搭载了高能量密度电池,所以在制造阶段的碳排放略高于同类型燃油车。但是,在行驶了5万公里之后,燃油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将会超过电动车。
极星2与燃油车生命周期碳排放对比(图片来源:极星汽车)
极星汽车可持续发展官弗雷德里卡·克拉伦(Fredrika Klarén)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LCA方法还被用于沃尔沃汽车其他类车辆的开发以及设计当中,并且极星汽车还对比了沃尔沃XC40和极星2两款车型的碳排放量,发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沃尔沃XC40的碳排放是呈线性增长的,但是极星2的增长较为缓慢。
不同充电方式下极星2碳足迹对比(图片来源:极星汽车)
据了解,极星汽车在计算排放时,采用的是比较保守的方式。此外,使用不同的能源充电,总排放量是不同的。比如,假设一辆车的总行驶里程为20万公里,传统内燃机车型的总排放辆为58吨;使用欧洲混合能源电力充电,排放量大概是42吨;使用更加清洁的风能充电,总排放量只有27吨。
虽然与传统内燃机车型相比,电动汽车的碳排放总量已经大幅减少,但还并不是真正的“零排放”。因此,极星汽车从最早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就开始践行环保原则,从源头和生产控制碳排放。比如,今年发布的全新极星Precept车型,采用由Bcomp公司研发的powerRibsTM 和ampliTexTM高科技材料,天然亚麻纤维编织而成,轻巧并且兼顾硬度。有数据统计,此种材料可以减少传统内饰面板80%的塑料使用,相比传统的内饰件减重高达50%。
环保意识更是体现在极星车辆制造的过程。以极星成都工厂为例,该工厂是其全球首座工厂,在建筑空间上,基地采用了LED节能室内照明系统、更加环保高效的新风及补风系统,以实现环保节能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在生产制造上,基地摒弃传统汽车生产中的如水循环去污系统等环境消耗大的生产方式,采用干式喷房和干草滤芯过滤漆雾等更加环保的设施和材料,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对环境更加友好。克拉伦在接受采访时更是直接表示,LCA法则就是针对中国市场设计。
极星汽车呼吁行业提高碳排放透明度 联合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众多国家和企业都在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发展,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衡量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排放的统一标准,消费者很难比对不同产品对于环境的影响。此外,有些企业并不愿意公开旗下产品的碳排放,甚至采用软件在测试中控制车辆的碳排放。
极星汽车此次推出LCA法则,并率先在行业公布旗下车型的碳排放,是想证明,汽车制造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是透明的,值得信赖的,以此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极星将向其他车企分享其完整的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同时呼吁其他汽车厂商秉持透明开放的态度对待汽车排放问题,同意并接受对其产品的碳排放进行一致测量。
极星汽车全球CEO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表示:“如果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制造商将继续创建只服务于其自身目的的可持续性“基准”,这样则无法进行任何真实的比较。只有确保客户充分正确地了解他们要购买的是什么,才能有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只有虚心接受过去的教训,才能有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只有切实采取环保行动,才能有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
极星品牌全球CEO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
极星可持续发展官克拉伦也表示:“碎片化的评估方法只会让大家更迷惑。汽车厂商应该联合起来,使我们的行业变得更加透明。极星,作为行业引领之星,有责任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的选择。”
极星可持续发展官弗雷德里卡·克拉伦(Fredrika Klarén)
克拉伦在采访中表示,极星汽车希望通过行业对话,一起为全生命周期排放的测量标准献计献策。此外,极星汽车还计划与消费者一起解决这个难题,也将努力提升用户的环保意识,尽可能选择可再生能源对电动汽车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