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29日,由嘉定政府支持,国家特聘专家汽车组及盖世汽车联合主办的“2020第十二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暨第八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隆重召开。此次论坛以“思辨谋局,创新落地”为主题邀请百名权威嘉宾,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在新形势、新格局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有序发展的思路举措。会议期间,佛吉亚中国未来座舱业务负责人王佳栋发表了题为“用户体验和未来座舱趋势”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直播:
谢谢大会的主办方,特别要谢谢顾博士给我一个那么好的介绍。我现在是在佛吉亚负责我们的座舱业务,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对用户体验和智能座舱的理解。
这个板块叫软件定义汽车,为什么我觉得要从用户体验开始讲起来呢?因为我在整车厂长期做产品规划和产品定义的工作,其实在过去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也有一点感悟。之前产品定义是比较好做的,因为在将近十年前所有的产品和功能都是和硬件深度绑定的,换句话说我在车上面要加一个什么功能我第一想到的是我的竞争对手有没有这些硬件,把这些硬件拖过来就行了。
这两年我跟我的团队跑遍了很多国内大小的主机厂,我们其实有几个比较深的感想。
第一是我们发现整个座舱在主机厂这边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在主机厂我们知道传统的有内饰部门、座椅部门和电子部门,但是我们现在渐渐看到很多主机厂也有大座舱,有大内饰,说明我们的客户已经把这些相关的条线统一起来了。
第二我觉得软件变得更加重要了,就像我刚才说了,很多年前都是以硬件驱动的,但现在随着算力和车联网属性的提高,很多功能都可以在车落地之后不断被OTA,所以当我们去定义功能的不仅仅是想硬件这些东西,更多想哪些功能一开始可以部署一点,后面慢慢迭代。
第三点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们觉得用户体验在主机厂这边变得非常重要,很多主机厂现在都专门成立了比较大的用户体验部门去作为产品的一个输入,什么样的体验是好的,这个产品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体验,这个也是我今天想重点跟大家分享和交流的。
那我们怎么说这个用户要去定义未来的智能产品呢?我觉得整体而言大概的逻辑是我们先去了解我这一款车的目标用户是谁?不仅仅是目标用户,还有真正使用这个车以及买车的时候做决策的人,这些人是需要一种怎样的体验。后面再去定义它的功能,怎么通过功能和好的交互去实现它,后面就是软件、架构、系统、汽车。
传统上好像定义汽车产品都是主机厂的产品,但是像佛吉亚这样已经不仅仅是传统供应商,我们把自己作为用户体验的创新Tier1,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从用户到体验到功能都是我们关心的范围。
那用户体验是什么?几乎所有做用户体验的人都会知道这个图,这个图上有一个拐角是我们设计的道路的方向,还有一条捷径是所有人都会走的,所谓好的用户体验是什么?当你看到我走到这里看到有一条直的角和一条前人走过的路,一个好的用户体验就是正常人不用想,脑子里就会直觉告诉你肯定是走这个斜的路,而且他还会很得意洋洋地去想,这是谁设计的,怎么那么笨?说明一个好的体验感受,它的学习成本很低,你看到了不用想就知道,其次你会有一个很强的参与感,你边走的时候会去想这个问题,我挑了一个捷径,路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走,说不定你还是会想果然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所以这个我待会儿再跟大家讲。
我们觉得不管是作为Tier1,还是作为主机厂都需要去研究用户,研究用户其实很多人都觉得我做一个FocusGroup,把用户拉过来问:你们觉得车需要做什么?这样就搞定了,实际上我在主机厂干了这么多年以后,越来越发现去找用户问你想要什么?这是一个很笨而且很低效的方法,我们的用户更擅长做的是判断题,但是他很难去做一个简答题,他更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需要什么。
所以我们觉得要研究用户做好的体验,更多需要我们真正做产品的人去观察我们的用户,因为消费者不会告诉你答案,因为消费者他本身的习惯,本身这些日常的生活就已经是答案了,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我们去观察、去看、去听,自己归纳出哪些场景重要,哪些体验是好的,这个其实非常考验整个做产品的人的水平,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功能也许在这辆车上面体验非常好,但是在那辆车上面体验就比较一般。
屏幕上的这12个这是佛吉亚认为未来的消费趋势,这些消费趋势我待会儿会挑几个简单讲一下,今天很多趋势还是从汽车行业之外观察到的,我们认为这些趋势在今天或者不久的将来会在汽车行业内,通过我们的产品和体验渐渐被大家所熟知并且被大家所认为是必需的。
其中有一个我们称之为惊喜冒险,这个东西我们观察到现在大家的生活都非常紧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我们的生活是需要一些改变的,它映射到我们的汽车里,很多用户就会去看,我车里面今天这个和明天的功能是不是不一样,我观察到但凡在车里面能够给用户持续的惊喜和更新,用户是非常喜欢的,也和刚才讲到的特斯拉这些功能能够在试乘上得到那么好的表现是有直接关系的。
第二个是弹性合约,这是一个充电宝的照片,大家都非常熟悉,说明今天的消费者已经很容易去接受一样东西不必去拥有,只要去使用就可以了,对于车上这些功能是同样的道理,车上有很多的主机厂给我们安排的高配功能,其实消费者使用的频率并不高,但是他在买车的时候确实把整个生命周期买下来了,对于主机厂和我们来说,我们在看有没有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可以不把这些功能一次性卖给消费者,而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预留,能够把这些功能在消费者需要的时候才去提供,从而拉长我们整个价值链的体现。
第三个是返璞归真,这个其实更多的是一个设计上的趋势,我们会发现其实现在的消费者喜欢的东西都非常简洁,我们发现在座舱里面有越来越多的人会用非常简单的材料去营造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不需要很多技术都摆在他的面前去干扰他的时间,他需要技术仅仅在他想要用的时候提供给他。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就要去想,与其在车上堆料,有没有可能把一些东西在他不需要的东西隐起来,在他需要的时候显示给他。
后面一个趋势是即想即得,这个也是现在越来越多城市的人包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都不愿意去等待,也许几年前我们去执行车辆的功能还有兴趣慢慢调,甚至于等待比较长的时间,但是今天在智能汽车的背景下,哪怕任何一个功能延迟0.5秒,很多人都已经觉得很难接受了,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以就需要我们在整个座舱里面能够提供更直接、更快速的反馈给到我们的用户。
最后一个是溯本求源,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一个东西的好,会希望知道它为什么好,以及到底是哪些机构和人证明为什么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对于我们整个行业里来说,当我们宣传一些车辆的功能和卖点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多要跟我们的消费者解释这个中间的人体工程学、医学的一些背景,能够让我们的消费者去了解到,这个好不是我跟你说的好,而是真正的这些可以观察得到的好。
通过这些趋势,我们提炼出这6个我们认为未来座舱里面比较核心的用户体验,我们其实也观察了最近上市发布的新车,我觉得这6个体验和我们今天得好的车以及一些新推出的车,它所强调的体验是非常一致的。
第一个是动态舒适性和车内健康,就是用户对于健康和舒适越来越关注,但是今天的车很多的时候舒适是一种静态的,你调节完、设定完之后就一成不变的,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用户会对整个驾驶过程当中动态的健康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第二个是个性化的气候管理,这个不是新的名词,因为像多区空调在几年前已经有了,也在车上应用了,但是今天的气候管理不仅仅是空调冷风热风不同的温度,还有这些温度是不是能自动调节?是不是能够感知到体表和体被的温度?根据不同的喜好自动推荐合适的温度?这些温度的调节是不是非常快、非常直接?相应的能耗是不是更低?所以它是整个气候管理的概念。
第三个是沉浸式的娱乐体验,因为现在车上的屏幕越来越多,音响系统越来越好,而且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大家可以在车里面待更多的时间,有没有更多沉浸式的娱乐体验也是区分产品力很重要的一点。
第四个是直观的人机交互,在车里面屏幕多,传感器也多,交互变得越来越复杂,那整个所谓的直观就是我们说的,能不能不加思索,当我要去找到这个功能,直觉上告诉我应该怎么操作,我发现这里就有这么一个可以提供操作的媒介,让我更快去达到我想要操作的功能,所以这个是直观的人机交互。
第五个是自适应座舱,我们知道现在汽车的整个使用场景在座舱里面有工作的模式、几个人一起讨论的模式、一个人的模式、陪伴小朋友的模式等,今天所有这些模式的调节全部都打通的车型还非常少,很多都需要我们手动想到怎么样去调,然后再去慢慢的调,随着这些车内的传感器,包括DMS、OMS其实硬件上来说已经有能力去识别到今天车里面是几个人,同时去驱动它不同模式的调节。
最后一个是从云到端一致的服务,车是联网的,平时在家庭中已经有很多的体验我们的用户已经非常习惯了,怎么把这些服务和体验放到车里面,提供一致的服务,这个也是未来座舱一个核心的用户体验。
接下来我会简单的介绍一下佛吉亚针对这6个不同的体验所做的一些准备和产品,这个是我们的一整套沉浸式人机交互界面,它的一些核心点,比如说多联屏,提供一个屏幕沉浸式的感觉,同时我们有沉浸式的灯光,而且这个灯光可以随着我们的驾驶环境,比如说如果我们感知到了危险,灯光可以提出警告,也可以在娱乐过程中配合我们的音乐律动去发挥它的作用,达到沉浸式的体验,同时灯光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去营造它相应的氛围。
这个是沉浸式的感官体验,是佛吉亚智能体验的产品,因为现在我们的用户他不管在座舱里面坐到什么位置,以及他伸手想触及到的位置都可以提供一种反馈,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表面技术、灯光和一些音乐的氛围达到一种无感连通的感观体验。
后面这个是多种自适应的座舱,基于座椅灵活的调整,可以通过摄像头识别到座舱里面有几个人,现在是一种怎么样的模式,在一键切换的时候整个座椅可以进行前后不同角度的调节,有欢迎、休息和交流互动模式。
这个是一种随时可控的座舱,因为我们会发现,L4、L5的自动驾驶情况下,其实我们的驾驶员和乘客都不在他们平时能够非常容易去触及到屏幕上各种各样功能的位置,换句话说屏幕已经离开了他们的触及区,那需要在座舱里面有一些控制环境是随着哪怕我座椅移到很后面都可以触及到的,这个上面展示的是我们一个和座椅联动的扶手,包括上面可以直接控制屏幕上的空调按摩以及气候管理系统,这个扶手就可以在不管是L4还是L5,哪怕座椅移到很后面的时候都能够让驾驶员和乘客随时随地操控这个座舱。
这个是我们的另一个可以适配不同场景的后排座椅,因为后排座椅今天很多时候是一个沙发,但是实际坐后排的时候很多时候有两个人坐,也有三个人坐,那今天的这个座舱OMS已经很容易知道我现在坐的是两个人还是三个人,两个人的时候我们的座椅会通过气动系统,在后排座椅形成两个人的座椅分布,如果是三个人的话会动态调节我们的气动系统,形成三个人的位置,不管是两个人还是三个人都可以很舒适在座舱里面去得到他们想要的。
这个我们叫灵活多变的座舱,我们也是展示了一个滑动中控的概念,我们的中控是可以从前面一直滑动到后面,包括我们中控上的屏幕也是可以进行这样一个旋转的,然后从前面到后面这样子。
接下来这个是文化精髓营造一种奢华的体验,对于佛吉亚来说精致的工艺始终是我们追求的产品,在座舱里面我们会觉得中国的元素会在未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去考虑到我买车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些文化理念上的契合?所以佛吉亚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研究不同掉工艺,比如说水晶的触控面板、刺绣、竹子和真铝、真木这样的材料,通过表面的技术去营造文化上跟消费者进行互动。
我有一个视频可能体现得更好一些,这个是我们把刚才讲的很多体验集成在一个座舱里面,并且我们去通过一些在线的游戏和功能去连通我们所有的五感,我想通过一个视频可能会播放的更加清楚。每个用户到达到我们车里的时候会首先识别到这个用户上车了,我们整个欢迎模式会启动,会有一个虚拟的教练提示我们的用户,我们在车上面有一种放松的互动游戏,你是不是要来体验一下?
这个游戏是在云端下载更新,我们有不同种类的游戏可以供选择,这边展示的是一个让用户它的角度得到舒缓的一种体验。在用户做这些体验的时候我们车里面还会有摄像头去判断他的坐姿是否正确,如果达标的话我们还会提供一种鼓励,另外我们还会有休息放松的模式,让他通过这个教练去指导他怎么样去进行一个深呼吸,同时我们车里面的香氛会有适当的香味,同时我们的座椅会有针对性的按摩进行放松,同时我们的灯光和音乐都会营造出一种相应的气氛。这一套模式和程序是可以通过APP在所有系统上面进行搭载和下载的。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良好用户体验的理解,我们认为良好的用户体验是需要在使用性和参与度上都有很好的人机交互进行保障,我们怎么看一个体验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我们觉得首先从使用性上面,就像刚才我说的认知复合要很低,当你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就知道是怎么用的,而且同时它的易学性要高,不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就知道它的操作方式,而且它的模态要更多一些,这也比较符合我们普通用户对于好的体验应该是多重感官刺激的期待。
同时它的感知分组要比较强,从参与度来说,它的功能可供性要强,换句话说我看到这个体验之后,就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去用、去体验这个功能,而且它要有一定的激励程度。我用了一次之后能不能想办法用第二次,而且它的社交属性也是比较强的,这个体验用完之后需要有一种很强的动力给我的用户的其他朋友分享。这个其实也是我们做展车的初衷,我们希望用户能够坐到车里面,被推送到这样一个体验,他不需要去学习,有一个教练去指导他做,同时他的模态又很高,各种各样的感官都得到了充分的刺激,而且我们有一个奖励的机制告诉他做得好还是不好,整个结果还可以通过APP和车上的这些生态和他的朋友们去分享,所以这个是我们觉得一个好的体验,是设计整套体验环节的初衷。
佛吉亚作为TIer1非常希望跟主机厂去定义中国用户适应的人机交互和整套评价的体系,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知道主机厂永远更清楚它的用户需要什么,佛吉亚可能更清楚的是什么样的产品和什么样的功能更容易去满足这样的用户期待,所以我们觉得零部件要和主机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去优化产品的设计,包括功能的迭代等等。同时用户体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指导我们的创新方向,加速产品落地的一个必要的环节。
我想分享的基本上就是这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