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车 >

GIV2020 | 张永伟:如何打造自动驾驶之城?

2020-08-22 15:16:07来源:盖世汽车

8月22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联合主办的GIV2020隆重召开,本次峰会主要讨论智能汽车近两年取得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智能汽车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以及智能汽车商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发布了《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路径(2020)》报告。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测试,自动驾驶示范基地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兼首席专家张永伟

今天各位嘉宾给我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既能分享他对行业的见解,又能给自己的创新做点广告,我现在也想给我们做点广告。

百人会去年联合了1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发起了这样一个“双智联盟”,就是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这个联盟使命就像上午广州市经信局的江局长讲的,就是怎么用政府打造一个自动驾驶的应用环境,来助推我们行业的落地。所以我们做了几件工作,一个就是今天我们发布的这个《报告》,《报告》的内容时间关系不给大家赘述了,桌子上都有一个。

利用这个机会主要想汇报一下这个内容,这个联盟成立的首要使命,就是怎么去帮助城市打造一个自动驾驶的城市。如果把城市的环境创造出来,自动驾驶车辆的落地一些新的技术的应用、新的服务生态的出现,就会加速。这两年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联合城市打造这样一个示范,这项工作非常困难,虽然很多的城市在接受自动驾驶这个概念上都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出发点不一样,落地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出发点,希望做一次招商的广告,所以我们很多企业去了,最后参与的深度不够,或者说无法参与,因为这样的城市并不是真心想做自动驾驶。还有一些城市,确实非常积极,但是由于这个产业太新了,而且跨度太大,所以操作起来难免有很多的盲目性,花了很多的钱,也走了不少的弯路,甚至在探索的过程当中也打起了退堂鼓因为这个事情面临的技术的挑战、面临的规制创新的挑战,已经超出了我们很多地方主政官员他所能承担的这样一种责任范围,确实是带来了压力。还有一些城市我想确实相对来讲从一开始的顶层设计到实施的步骤相对比较清清晰,做的是稳妥的,虽然还在探索当中,但是确实是值得点赞的。

通过这些城市我们分析,做自动驾驶城市包括几个要素:

首先,应该在城市按照车辆的要求或者按照车路协同的要求、或者是按照5G应用场景落地的要求,怎么建设城市的支持智能驾驶和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这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一个重资产的投入,这是在很多城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钱不投进去想做示范城市目前在这个阶段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政府不投入,过多的让市场来投入,可能在这个阶段也不太现实,所以基础设施的建设既是迈不过去的坎、也是我们实现城市智能化的一个最基本的支撑。

第二,建设测试环境,特别是封闭测试场。走在前面的城市都是将开放和封闭测试于一体的,我想这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

第三,怎么去做应用示范。在公交、出租,还有一些特定的场景,怎么去做各类的应用示范,去回答路建成了应用在什么地方的问题,这是现在很多城市都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在积极探索的

另外,把开放的城市道路提供给不同类型的汽车公司、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公司来进行开放道路的测试。开放的道路的里程有多长、道路的种类是否丰富,这个已经成为一个城市能不能积聚创新资源的一个最必备的条件,没有路可开放企业就不会去,所以这是开放道路。

第四,数据和云控平台。你能提供哪些数据,过去只有道路的数据,能不能提供红绿灯的数据,能不能提供城市的基础设施的数据,能不能提供地理信息的数据,这些数据也就构成了一个城市支撑自动驾驶最基础的智慧基础设施,也叫数字基础设施。这些数据能不能打通?打通之后能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做成一些数据产品提供给我们的车企、提供给我们不同类型的应用方?这也是一个基础设施,这点也更加困难。所以一些地方建立的平台是单一功能的平台,而不是一个数据集成的平台,没有一个提供集成数据的平台,对车企的吸引也是弱化的。

一定要有多主体的参与。一些城市往往喜欢一个企业包打天下,产生不了生态,自动驾驶城市的解决方案,一定是一个创新生态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单一主体是实现不了的,所以很多城市也吃了亏。

另外,要建立一套推进机制,没有城市决策层的高瞻远瞩,推进过程的组织保障,还有一些勇于先行先试的政策和法规的创新,软环境也构造不起来,所谓的智慧城市也很难实现这种技术的落地。

我们想一个城市怎么变成一个自动驾驶企业喜欢的城市,确实还是有一些必备的条件的。百人会今年的目标,联合国内十个不同规模的城市,有千万级的城市,也有百万级、甚至是更小的城市,十个城市来探索建设自动驾驶的示范城市,十个城市每个城市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最终能够让万级以上的车辆能够融入到城市里面去,这是今年的初步目标,但是,确实在城市层面建设一个自动驾驶的环境现在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比如:

第一,重建设轻运营。现在是花钱比较容易,当然花钱也不容易,投资主体缺乏这个问题还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即使解决了投资建设的问题,谁来运营?怎样让这些设施建设之后进入良性的运营模式?现在也没有很好的答案。所以由于投资模式不清晰、运营模式更不清晰,导致了很多我们大家认为非常的创新道路被异化甚至被质疑。

第二,重数据缺应用。就是花了非常大的努力,我们打通了数据,建成了数据大脑,但是长在这个大脑上的应用,特别是由汽车和交通带来的应用,现在是急剧缺乏,新平台也会犯老毛病,就是数据有了,但是数据缺少,让我们对数据产生了质疑。大家觉得好像这种努力有点不值当了。

第三,缺乏顶层设计。现在到了一个城市,市长给我们吐槽最多的就是解决方案,不同的主体给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云的主体给的方案希望建立更多的数据资源,数据主体更多让一个路能装上更多的设备。今天早晨跟市长讨论的时候他就问,智能的路到底多少钱一公里,我现在掌握的数据是高的可能500万—600万/公里,有的也给根我们讲几十万也可以做出来,所以不同的主体力量给的方案确实不一样。运营商给的也不一样,建立了大量的网络覆盖,但是网络和车辆之间的匹配远远没有达到这种良性的阶段,所以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不同的主体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形成一个非常良性有效的协同,这样一个顶层设计现在看来是我们城市急需的,否则单一主体推动的顶层设计会导致创新模式被曲解。

第四,过于注重短期收益,缺乏战略眼光。大家对城市做自动驾驶确实还是有点短期的追求,希望尽快见效,缺乏长期的战略性的投入或者准确,因此把一些本来不应该急于盈利的项目当作短期商业化的项目来对待,影响了对一些战略性项目的投资,比如我们所讲的基础设施、云控平台这都是一些平台化的事情。

第五,政企关系未理顺。推进机制还是希望进一步理顺。

这是我们想通过这个联盟能够和我们联盟的企业一道,对我们现在参与到的有志于做自动驾驶的先行城市的这些地方共同大家一起能够支持、参与到这些城市的工作中来,能够让我们的自动驾驶这个产业在一开始的时候少走弯路,能够更多的坚定各方面的信心。

第二个工作,我们研究了七个场景。这些场景大家都非常熟悉,到底每个场景成熟度如何、还遇到了哪些问题、未来的前景有多大的规模?我们在《报告》里都做了详细的分析,从出租车到干线的物流、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到城市环卫的无人驾驶和无人公交,一直到特定封闭园区的物流系统。

最后就是我们的AVP自主代客泊车场景的落地,我们和多个厂家包括华为等一些企业都做了很多次的讨论形成了一个《报告》,希望大家对我们后续工作给予继续支持,对于我们推进的示范工作能够积极的参与。谢谢各位!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