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L4出行市场,可能最先就是小巴这种形态,而不是乘用车的样子。”于骞表示。
题图来自“外部授权”
“自动驾驶小巴市场能有多大?”作为轻舟智航的联合创始人兼CEO,于骞过去要经常面对这样的质疑。
情况在2021年发生改变。今年开年,“Cruise融资20亿美元”成为自动驾驶圈第一大新闻。这家累计融资近百亿美元的公司,如今估值300亿美元,直逼“老大哥”Waymo。几乎是去年同一时间,Cruise发布自动驾驶车Origin,其外形比传统巴士略小、内部不设方形盘,提供类似共享出行班车的服务。
几个月前,Zoox也发布了一款神似Origin的自动驾驶新车型,可双向行驶,最高时速达75英里(120 千米)。在Zoox眼中,这款从零打造的车就是未来RoboTaxi的模样。
在国内,还未有自动驾驶公司发布过类似车型,但从外观来看,这两款车型与轻舟智航的“龙舟ONE无人巴士”有些相似。“龙舟ONE”基于金旅的微循环公交改造而成,大小介于Origin与传统巴士之间,时速20~50公里,目标解决城市“最后三公里”接驳问题,已在苏州、深圳、武汉开启常态化运营。
过去,国内大多数面向C端运营的自动驾驶公司,都是在改造乘用车的基础上推出自动驾驶车型。但在于骞看来,微循环巴士在中短期拥有更大成长空间,“未来L4出行市场,可能最先就是小巴这种形态,而不是乘用车的样子。”
诞生于美国硅谷的轻舟智航在2020年初进入中国,同时顺势切入小巴市场。这遭到当时投资人的强烈质疑,“RoboBus的想象空间非常低。”不顾投资人的警告,轻舟智航于当年7月在苏州开放了RoboBus市民体验线路。
一年之后,随着国外的Zoox发布类似新车型,国内的百度、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企业涉足RoboBus领域,这个赛道开始“变得火热”,轻舟智航也获得了越来越高的行业关注度。成立不到两年,轻舟智航已先后获得IDG资本、元璟资本、泰德集团、联想创投等机构的加持。
补足短途出行缺口
近几年,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用于连接各个城区主干道的传统公交已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作为主干公交的短途出行运力补充,微循环巴士应运而生,将居民居住点与公共交通站点连接起来。
“短途出行的缺口一直在,也存在一个‘价格真空带’。”于骞分析称,“公交车一般2元钱,打车10元以上,这中间就蛮适合微循环巴士生存,而且三公里是比较尴尬的出行距离。”在他看来,微循环巴士是介于乘用车与传统公交之间的新物种。
2019年起,广州、东莞、深圳、福州相继开通了微循环巴士线路,形成数个“微循环”交通圈,提供便民服务。
相对于乘用车而言,这种车速较慢、线路固定、适用性强、拥有较高路权与极强政府属性的车型,似乎天然适合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
回看当下制约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几大因素,诸多的corner case、未知的安全问题、依旧高昂的成本,都能通过微循环公交降低解决难度。相对固定的线路与较低的速度,能降低corner case和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其自身的公交和便民属性更是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也是早年间国内有自动驾驶公司从公交品类入手的主要原因,如Apollo推出的自动驾驶小巴阿波龙——去掉方向盘,将时速降至20公里以内,运营场景限制在园区内。阿波龙推出后曾受到国内多个园区的欢迎,但超前的产品定义注定这种小巴只能在园区内运营,想象空间有限。
与前者不同,轻舟智航推出的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龙舟ONE”,使用工信部目录下的金旅“星辰”车型,同RoboTaxi一样面向公开道路场景,可在机动车道运营,时速在20公里以上。
在亿欧试乘过程中,“龙舟ONE”保持着40公里的时速,能够在公开道路上实现自动变道、红绿灯识别、避让行人车辆等功能,整体行驶平稳,无顿挫感。
即便如此,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之时,轻舟智航选择小巴赛道的决定并没有获得投资人的支持。“投资人直接‘杀’过来表示不能理解。”于骞回忆道。
但他有自己的考量。于骞出身清华计算机系,是美团王兴的同学,南加州大学CS博士毕业后,他在硅谷工作近十年。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无人车研究人员,和Waymo感知模块的机器学习算法研发负责人,他深知中美自动驾驶市场的差异点。
回过头来看,从小巴市场切入的路线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市场环境决定的。对于自动驾驶公司来说,轻舟智航成立的2019年并不能算一个“好的时间点”。彼时,资本市场被看衰气氛笼罩,想象空间最大的RoboTaxi领域中,头部企业基本确定,较为火热的封闭/半封闭场景也走出了驭势、慧拓等公司。
即便创始团队均出身Waymo,有着多年打造RoboTaxi的技术经验积累,但在2019年资本市场中,如此亮眼团队背景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弱。“如果不定义一个新赛道,无论是融资还是落地都‘打不过’前面几家。”他如是表示,“小巴技术栈和场景都是与RoboTaxi相通的,未来能一步步走向更大市场。“
基于以上考量,轻舟智航从微循环小巴市场切入。于骞用“毛细血管”形容微循环小巴,“分散在主干道周围,能在狭窄街区自由穿梭,疏散交通流量,小巴与轨道交通是连在一起的,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他希望,未来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能够进入整个公交体系中,形成一个新的品类。
小巴只是起点,而非终点
在去年7月正式发布“全球首条城市微循环RoboBus市民体验线路”前,轻舟智航已获得美国加州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在硅谷完成开放道路测试和跨城市点到点测试,并发布仿真系统和“Driven-by-QCraft”无人驾驶方案。
进入中国后,这支出身Waymo的团队正在用RoboTaxi的技术打造RoboBus,轻舟智航将之称为“高配低打”。目前,其打造的自动驾驶小巴拥有5G+V2X 车载显示系统等功能,可实现360度无盲区感知,并支持单安全员运营管理。
半年时间里,轻舟智航已先后在苏州、深圳、武汉三座城市启动常态化运营,技术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我们每两周会在新版本上测试,硬件已经改了三版了,现在是第四版,改动越来越少。”于骞介绍道,“第一版到第二版更新了传感器配置, 到第三、四版的时候只进行了外观改动。”
这背后是由轻舟智航自研的一套工具链为主要支撑,包括硬件标注、高精地图适配、仿真系统等研发部署工具。以这套工具链为基础,轻舟智航想要将工程师时间转化为机器时间,建立一个无人驾驶方案的“自动化规模生产工厂”,支持自动驾驶技术快速拓展。
在于骞看来,目前业界已经解决了90%的自动驾驶技术问题,但剩下的10%却要花费与前者同样多甚至更多精力来解决,建立“自动化规模生产工厂”就显得格外重要。“乘客端的体验差别不会特别大,但工程师的感觉是很明显的。”他举例,“容易上手,还可以在系统中复现并修复出现过的问题,再上线测试,不需要每次出现问题都跑到车旁边。”
工具链搭建的基础是仿真测试平台。成立之初,轻舟智航就先打造了仿真软件,保留3D Box、雷达点叠加等感知结果,尽量做到与车载系统一致,在平台中复现路上出现过的问题,便于之后修复。
这种方式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即便没有在测试车辆地点附近部署大量研发人员,自动驾驶技术也能快速迭代。“只需要司机和测试工程师两个人,就能完成一辆车的布局。”于骞表示。目前,轻舟智航团队规模还不到百人,计划年底增加一半。
技术仍是第一顺位。于骞一再强调,要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无人化,“这样才能接入公交体系中,而不是一直以‘展示项目’、‘试运营’等形式示人。”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轻舟智航将在苏州建立运营中心,用于监控车辆运营状态,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将“车上安全员”变为“云端安全员”,从“单人对单辆车”变为“单人对多辆车”,以此产生经济效益。
落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车队规模。目前,轻舟智航共有15辆车在全国各地做测试和运营,计划年底超百辆。对于这个计划是否有些激进,于骞表示否认:“这些车大部分是由客户买单。这是客户的真实需求,而不是我们去制造的需求。”随着RoboBus市场的火热,这种车型受到了各地政府、公交企业、地产公司、园区等各方欢迎。
对于轻舟智航来说,微循环小巴只是起点,而非终点。从小巴延伸开来,这家公司将于今年年内提供共享网约巴士服务,类似“网约拼车”,乘客可前往固定站点,并通过小程度预约站点上下车。
而更远的将来,轻舟智航小巴还会出现在地铁接驳专线、快速路公交、园区通勤摆渡、景区观光游览等多个场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