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各行业和各地区纷纷研究制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和路径,本文梳理了近期各地、行业和专家等各领域有关进展和消息情况。
生态环境部确立实施碳达峰方案为2021年重点任务
近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谋划“十四五”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会议确定,2021年要编制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建立支撑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的项目库,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深化低碳省市试点,强化地方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究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取得积极成果,扎实推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广东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
早在 2010 年广东就启动了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深圳、广州、中山先后成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出台了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管理、碳普惠制试点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方案和办法,为广东省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成为引领全省产业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目前,广东的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非化石能源比重超过 3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万元 GDP 能耗 0.34 吨标煤,低于 0.54 的全国平均水平。针对广东建立低碳经济体系,民进广东省委会建议,要尽早研究出台《广东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条例》。按照立法先行的理念,将广东省低碳试点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梳理总结,上升为地方法规。从结构调整、绿色低碳生产与生活方式、低碳社会、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确定法规范式,为全省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支撑。建立低碳经济体系,一要着力培育绿色低碳新兴产业,二要对现有经济体系进行结构调整。广东要建立低碳经济体系,亦应主动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
海南和上海将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
1月24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实行减排降碳协同机制,实施碳捕集应用重点工程,提前实现碳达峰。列席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海南计划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降碳控制目标,并研究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上海将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城市碳达峰“上热中温下冷”仍有诸多功课需要补
国家层面已明确减排目标,各大部委也忙着贯彻落实相关要求,但到了省市却在竞相做高峰值。比如,部分省级主管部门还停留在信息收集阶段,刚刚要求市、县报送基础数据;有些地区连最基本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都没有编制,更别说拿出减排思路。部分省市并未充分认识到碳达峰对地方发展的倒逼要求。“不少地方认为,2030年前还可以继续大幅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甚至还在高碳的轨道上谋划‘十四五’发展,想攀登碳排放‘新高峰’后再考虑下降问题。殊不知,‘十四五’新建的高碳项目,排放将延续到2050年前后,还会压缩未来20-30年低碳技术发展空间,给碳中和带来巨大压力。”
国家电投为第一家公布“碳达峰”时间便的能源央企
12月8日,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0中国品牌论坛上,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发表题为《绿色智慧能源大品牌时代来了》演讲时宣布,到2023年,国家电投将实现在国内的“碳达峰”。钱智民表示,“我们在编制国家电投‘十四五’规划和‘2035一流战略’时,初步测算,到2023年将实现国家电投在国内的“碳达峰”,为全球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做出贡献。”
国华锦界完成国内最大规模碳捕集示范工程建设安装
1月21日,国内最大规模15万吨/年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工程在国家能源集团国华锦界电厂完成安装建设。该工程采用先进化学吸收法工艺,集成多种高效节能工艺,投产后将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碳捕集与封存是指将大型发电厂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该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最经济可行的方法之一。
杜祥琬院士提出实现碳中和要从三方面努力
从国内碳排放来说,电力行业(主要是火电)占41%,交通行业(主要是油品)占28%,建筑和工业大概占31%。“我们要从三个方面降低碳排放、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一是提能效降能耗,尤其是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二是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比例;三是增加碳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主要是森林碳汇,并努力研发碳捕捉技术。
李灿院士认为需要不断探寻储能新模式
有研究显示,用甘肃到新疆戈壁滩不足70%的面积建光伏电站,效率达到10%就可以支撑全国的能源消耗。李灿院士表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人类可用可储存能源的问题。我国解决西电东输的办法是建设超长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但面临成本高等问题。近些年兴起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也面临着氢能储存、运输和加注等许多难题。“我们课题组探索的就是用化学能技术将太阳能变成液体燃料,实现易储易运易用的一条新路,即将绿氢与二氧化碳结合制成液态甲醇。”李灿院士如是说。
欧阳明高院士表示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车将发挥重要作用
“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不仅需要太阳能、风电,更需要氢能作为能源载体和储能方式配合,形成真正的新能源体系。”在欧阳明高看来,作为未来储能的重要方式——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车,将发挥重要作用。“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首先靠能源体系的去碳化,要靠新能源汽车储能,这就是下一步新能源汽车的目标:用新能源汽车带动新能源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如果把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再把新能源革命带动起来,传统的汽车、能源、化工行业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正实现汽车代替马车以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欧阳明高表示。
张涛院士认为多元化、低碳化、清洁化是能源发展之路
“在碳达峰之前,化石能源仍占主导地位,将与清洁能源多能互补,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是主要方向;碳中和的目的是消减二氧化碳,因此要大力发展光能、电能等可再生能源,但是如果仅仅把光能、风能作为电能、热能使用,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有限,要将绿氢与二氧化碳结合起来。”张涛表示。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再通过电解水得到的氢气被称为绿氢,被认为是未来氢能的主要获取方式。目前,氢能本身在存储、运输环节的瓶颈尚未解决。而将绿氢与二氧化碳结合制成液态甲醇,不仅可以解决储运问题,还可中和二氧化碳。这种方式得到的液态甲醇在使用后分解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成为下一轮循环的载体,是天然的太阳能运输者。“经过长年努力,‘液态阳光甲醇’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为今后绿色甲醇的使用奠定了很好基础。”张涛如是说。